麦丁丁五金知识科普之“钮扣”
2018-6-5
在古罗马,最初的钮扣是用来做装饰品的,而系衣服用的是饰针。13世纪,钮扣的作用才与今天相同。那时,人们已懂得在衣服上开扣眼,这种做法大大提高了钮扣的实用价值。16世纪,钮扣得到了普及。随着快时尚的兴起,钮扣从以前的功能型已经变成现在的创意型。
钮扣又名纽扣,主要是用于衣服上使两边衣襟相连的系结物,是人类生活的常伴品,对它的使用,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
据考古发现,早在公元前4000年,波斯人已经可以通过某些技术将加工过的小石块制成钮扣;
古代的埃及人也把金银制成钮扣,缝在衣领的周围作为点缀;
古希腊人则在肩部用钮扣与环圈将束腰的外衣扣紧;
战国至秦代的士兵战甲在前胸和肩部之间以钮扣连接;
不过最初钮扣的装饰作用大于实用价值,直到十三世纪人们发明了纽孔,钮扣的实用性才有了增强;加之当时已经普遍按照人体的形状裁剪衣服,钮扣的作用就变得非常重要,流行之风也就难以阻挡。
因此,钮扣也如同人们的出身一般,被划出了高低贵贱之分:有钱有势的人无不在衣服上缝上价值不菲的金、银或象牙制成的钮扣,以彰显财富和等级的身份,甚至要把刻有自己姓名的钮扣做为遗产留给子孙后代;
然而,平头百姓却没有这种本事,他们只能在衣服上缝制最为便宜的取之于动物骨骼或采自木材的钮扣,而且也不用考虑死后留下什么遗产,因为他的家人同样需要以智慧和劳动创造的奇迹来弥补生活的艰辛。
除装饰性、实用性外,钮扣还承载着情感方面的意义。在日本,衣物上的“第二颗钮扣”是爱与喜欢的象征,因为它在靠近心脏的位置。因此,日本有一种风俗,毕业典礼那天,女生如果可以得到男生的第二个钮扣,就代表得到了男生的心意。
最初的钮扣主要是石钮扣、木钮扣、贝壳钮扣、 布钮扣等,随着金属加工技术的进步,后来发展到用黄铜、铁镀镍、铜镀镍、不锈钢等金属制成钮扣。
金属钮扣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如:高脚扣、四合扣、四眼扣等。
高脚扣孔眼在钮扣的背面,但是在钮扣的背面有一个柄,柄上有一个孔。这类钮扣表面可刻各种花纹,装饰性强,多用于双排扣大衣的衣襟以及袖口等处。
麦丁丁五金主要生产四合扣和四眼扣两种:
(麦丁丁四合扣图解)
四合扣从上到下分为A、B、C、D四个部件:使用时需先将A件与B件铆合,其次将C件与D件铆合,再把AB与CD部分扣起即可连结衣襟等物。四个部件尺寸精准,契合度高。
(麦丁丁四合扣图解)
仅看单独的四合扣图解或许比较陌生,但其实它用途相当广泛,各类服装、箱包、手袋、鞋帽、包装等均可使用。
四眼扣则较为人熟知,一般用针线将其与物料缝合在一起。它由石质四眼扣演变至今,已有几千年的使用历史。
(麦丁丁四眼扣)
四眼扣是所有钮扣中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一种,如:针织衫、西装、T恤衫、毛衣、短外套等。它几乎无所不能,从帽子、上衣、下装到鞋子、包袋它都能派得上用场。甚至能自己独当一面,成为装饰品甚至艺术品:
金属钮扣比起其他材质的钮扣来说,更为轻巧耐用。
服装的质量从钮扣等方面体现出来;钮扣的质量则从原材方面体现出来。
好的金属原材,是决定金属钮扣质量的关键所在。作为贴近人类生活与肌肤的物品,材质的选择极为重要。麦丁丁在材质的选择上着重考虑了这一点,因此,麦丁丁金属钮扣所用材质不含汞、镉、六价铬等有害物质,通过了欧盟RoHS认证。
金属钮扣的造型设计有别于如雕刻、雕塑、绘画等纯艺术设计,它包含形体、图案、色彩、材质、实用性、耐用性、大批量工业生产的可生产性及工艺性,广泛应用于各类服装,服饰,鞋帽,箱包等。
优质的金属钮扣应符合以下标准:
1.钮扣表面无裂纹、缺口、凹凸不平及明显划痕;
2.无烂边、厚薄不均现象;
3.扣眼光洁通畅、对称且无大小眼;
4.电镀或其他工艺处理后,效果要均一。
(麦丁丁金属钮扣图)
金属钮扣不仅仅只是衣物上的扣合工具,还能点缀服饰,所以是服装上面不可缺少的一部分。